高文宁
在北京,去年一年的美术展览有10O0多个。但是只要在各个展馆和画廊转上一圈,立刻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——冷清。几乎每一个展览都有同一个模式,就是开幕式热热闹闹的,因为邀请了许多领导和嘉宾,因为总会有亲朋好友来捧场,而开幕式一过,展厅里立刻就变得空荡荡了。大型美术馆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平均一天的观众多也不过几十人,这里面有慕名看展览的,有从事创作的专业人员,还有随旅游团作为一个游览项目来参观的国内或国外游客。位置差一些的来看展览的人就少多了,有时候甚至一天只有几个观众。而画廊本身的门面既小更谈不上影响,加上人们本来对它就不熟悉,光顾的人自然更少了,虽然在许多画廊看展览是不收费的,可还是没人看。看来展览虽多,可是和观众的距离还是很远。 也许人们还记得罗丹艺术展时的盛况,许多艺术爱好者甚至是专程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,早上到晚上走,只停留一天就是为了看这个展览。虽然这样的例子并不能说明什么,但至少能从中看出,美术展览是可以吸引人的,但前提是展览是否有足够的艺术水准,有真正的艺术魅力;是否能够让人们知道并且引起兴趣。而现在的展览不能吸引人很大的原因在于它过于看重展览的本身,忽视了它是可以与观众交流,可以给观众带来许多享受和感动的。所以有这种展览多多观者寥寥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其实展览多绝不是一件坏事,严格地说它更是一件好事。问题是展览多了谁来看?这应该是一个值得美术界琢磨的事了。